岱岳区:信用建设“一根针”穿起社会治理“千条线”

       近年来,泰安市岱岳区聚焦基层治理短板难题,在全市率先全面铺开农村、社区信用建设,以信用小切口深度融合基层治理大格局,用信用建设“一根针”穿起了社会治理的“千条线”,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。目前,市级以上文明村覆盖率达96%,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(社区)已经达到403个,占比86.7%。


图片


       建机制、搭平台,推动信用建设制度化


       坚持把信用工作放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社会信用体系架构。一是建立协同机制。成立由区委书记、区长任双组长,各镇街、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对全区信用体系建设进行统一部署、指导调度;各镇街也分别成立信用工作办公室,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,指导各村(社区)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工作;村级建立“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—积分评定议事会—积分采集管理员”三级信用管理体系,构建起区镇村三级上下协同、政府部门多点横向联动的全方位组织架构。二是出台管理制度。在深入调研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,研究出台《岱岳区农村和社区居民诚信积分评价办法》,将人居环境、文明道德、公共秩序、社区管理等基层治理的痛点、难点问题纳入信用管理,根据居民日常行为规范,实行积分量化管理,依据积分高低划分为六级八等,多角度、多层次为居民精准“画像”。细化“采集—认定—公示—上报”工作流程,为全区67万居民建立诚信档案,把信用管理的“软约束”变成社会治理的“硬抓手”。三是搭建系统平台。开发上线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建立“一网三库”,对居民信用信息进行线上采集和查询,实现居民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储存及动态管理,建立起衔接居民事前、事中、事后全链条的“信用+基层治理”体系。开发信用岱岳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“信易惠”智慧化手机平台,在手机端可以实时进行信用查询和积分兑换,实现与系统平台数据互联共享。截至目前,已归集居民信用信息180余万条。


       重结合、解难题,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


       围绕适应新形势、解决新问题,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治理模式,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的“信”动力,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、社区治理精细化。一是融入中心工作。将信用建设嵌入疫情防控、创城迎审、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,充分发挥信用的生产力和战斗力,实现信用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、同频共振,通过实施信用积分管理,一大批困扰基层多年“老大难”问题得到解决,“小积分”发挥了“大作为”。比如,大汶口镇南西遥村以农村道路“三通”建设破题,通过信用积分的牵引发动,募集资金24万元。道朗镇康庄村巧借信用积分发动村民清理河道,堵塞多年的河道很快实现了疏通。为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天平街道岩庄社区通过信用加分发动居民共同参与环境清洁,每月开展一次“最美楼道”评选,虽然取消了楼道保洁员,但是每个楼道都能达到“创城标准”。二是融入志愿服务。深化“信用+志愿”,按志愿活动时长增加信用分,全区建立红先锋、美家园、巧厨娘、巾帼美等志愿服务队伍1300余支,围绕村级重点任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大汶口镇南西遥村成立“泰山将匴皇”志愿服务队,每天定期清理街道、广场卫生,村内4名保洁员实现“光荣下岗”,人居环境实现常治长效。目前,各级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97万小时,累计增加诚信分74.3万分。拓展“信用+服务”,建成幸福食堂105家,利民服务社、洗衣房、共享屋等设施166家,诚信居民可享受爱心理发、暖心净衣、工具共享等服务。开展“信用+养老”,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,为诚信积分不低于1000分的老人免费提供一餐热饭,受益群众5000余人,帮助解决了农村养老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三是融入日常管理。坚持党建引领,灵活运用“党建+信用”模式,发挥信用建设的“蝴蝶效应”,对村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、文明实践、信用工作情况开展信用评价。协同拓展“双报到”,由社区党组织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带头遵守居民公约、参与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考核,凝聚了党群合力。今年疫情期间,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抗疫一线,为中高风险区管控、核酸检测、物资配送、“场所码”推广使用等工作有力有序开展提供了强劲支持。社区党组织领建“诚信商家联盟”,为居民提供优惠折扣的同时,帮助商家“引流”,形成“信用加持”的良性循环。定期开展商户信用等级评定,商户争做典型,居民广泛参与,有效激发了社区治理内生动力。四是融入宣传矩阵。切实发挥宣传阵地作用,建立“红灰榜”公示制度,将捐款捐物、志愿服务等好人好事记入“红榜”,将违反村居管理规定等行为记入“灰榜”,红榜激励、倡树新风,灰榜约束、弘扬正气,把无形的道德标准转化为有形的信用激励。每月信用积分情况,通过公开栏和微信群中进行“双公示”,实现最大化公开透明,居民共同监督,形成工作倒逼机制。制定“敲门问候”手册,为居民逐户解读信用政策。在全区村(社区)内建设诚信主题广场、诚信主题公园、诚信长廊、榜样亭等380处,弘扬诚信典型,讲好诚信故事,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守礼,营造“德治润化”的良好氛围。


       重激励、抓拓展,推动惠民场景实用化


       区、镇、村三级设立信用基金1000余万元,通过守信激励,让居民成为信用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和践行者,信用治理成效的受益者和传播者,大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一是政策激励突出好用。区级和镇街层面,深入挖掘部门和社会资源,出台“信易游”“信易医”“信易学”等27类、90余项“信用+”惠民应用场景,让守信居民充分享受信用红利。实施“信易游”,诚信个人在区内4A级景点免费旅游。深挖乡村旅游资源优势,开展“信游九女峰”“信游天颐湖”系列惠民活动,出台景区内免门票、住宿五折等优惠措施,打响“诚信+乡村旅游”特色品牌,累计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。实施“信易医”,诚信居民可享受免费健康体检、免门诊挂号费,在定点药店购买药品享受8折优惠等服务。实施“信易贷”,岱岳农商银行为全区130个村整村授信,信用等级高的村授信额度可达1000万元。诚信农户在享受纯信用贷款的同时,还可享受10%—30%的贷款利率优惠。镇村层面,信用等级高的居民不仅在发展党员、评先树优等方面得到优先推荐,还可享受领取水卡、环卫费、物业费减免等优惠。二是物质奖励突出实用。对2021年度评选出的全区260名AAA级和1474名AA级诚信个人,以及468名“诚信之星”发放价值50余万元的奖品,真正实现了“信用有价”。各村(社区)采用自建、结合等方式建立信用超市,居民可凭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建成信用超市358家。粥店街道岱前社区、泮河社区成立诚信商家联盟,鼓励驻地商家积极参与信用建设,既提高商户诚信经营意识,也给予诚信居民商品折扣优惠,真正实现“信用双赢”。三是精神鼓励突出管用。定期召开诚信积分兑换大会,组织开展“最美诚信人”“五星文明商户”“诚信之星”等系列评选活动,大张旗鼓地对守信居民进行表扬奖励。同时,创新智能化展示诚信标识,道朗镇里峪村在农家乐门口设置诚信二维码,为等级高的诚信经营示范户授牌;道朗镇康庄村、夏张镇于家官庄村在农户门口设置“家庭信用名片”,手机扫一扫即可查看诚信积分情况,让守信居民既得“面子”又有“里子”,营造了守信光荣、失信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。(大众报业·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陶常鹏 报道)